这些天看到一些漕运的图片,似可以联系到江苏一些地方的发展轨迹,颇值得回味。在隋朝之前,人工修建水渠以利粮草运送,主要是从南北两面指向当时的东都洛阳。其后,南北之间开挖直通新渠,使今天的杭州与北京逐渐联通,即成就了京杭运河。而无锡等地,借穿城而过的运河水道世代繁衍,形成集市,稻米布匹和商贾聚集,城市不断得到发展。近百年里,无锡的农产品加工、纺织业富甲一方,一度为江苏奠定了工业基础。其中,荣氏(德生,毅仁,智健)家业兴于此,还从这里迈往香港。无锡因漕运而盛,一方面成就了实业巨子,还一度造就了知名的大陆经济学者薛暮桥、孙冶方。虽然世事多有变迁,但无锡的集市、工业、巨贾、学者因漕运而兴的轨迹还是清晰可辨的。
数百年前的人工河道走向,其直接的作用是拉近了一些地方与社会权力中心的距离,但是其力量绵延之久令人惊奇。今天虽然运河的运量早已让位于高速公路和铁路,但后者的分布仍然有围绕着水道走向的痕迹,苏南继续保持着骄人的经济活力。也许,后人可以从漕运的影响中得到经验,拉近与社会中心、权力中心的时空距离是保持地方繁荣的条件之一。那么反过来考虑,如果持有封闭、孤立的观念,则可能会拖累一地的前行脚步。以上只是空闲时的随意之思,不禁使人慨叹其中的规律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